文章摘自《南方工报》
报道原文链接:http://epaper.grzx.com.cn/html/2022-06/01/content_25530.htm?div=-1
新华粤以技术先导科技创新引领“产改”提质增效
鼓励自主研发、构建“研产销”协同创新机制、设立高效人才激励机制……近年来,广东新华粤石化集团股份公司(以下简称“新华粤”)技术研究院积极响应“产改”要求,以技术先导科技创新为引领,加速向精细化工新材料转型发展,成为新华粤深化“产改”的一个缩影。
打造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
在新华粤技术研究院,有一批“匠人”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匠人精神”。在“零经验”的情况下,该院技术骨干大量查阅国内外各类资料,设计可行的研发路线和实验方案,用实验数据证明其可行性、创新性和打破技术壁垒。
张任熙就是其中一名“匠人”。不过,比起“匠”人,他更乐意称自己为“犟”人。也正因为他的“犟”,面对研发过程中一次次实验的失败,他加班加点、日夜兼程,全身心放在实验台上,克服重重困难,终于攻破难题。看着成功的实验成果数据,他才如释重负,展出笑容。
“通过自主研发,我们成功实施了抗氧剂、UV活性单体、香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实现工业化,产品质量达到国外高端产品水平,多个产品完全替代进口。”张任熙表示,团队着力向环保、新材料、大健康等领域发展,以自主研发技术建成了绿色表面活性剂项目并已顺利投产,助力公司产业链向“高精特新”绿色化工高质量转型升级。
张任熙在研发岗位上先后负责多个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,从项目的实验室小试、中试到工业化生产应用,他在这些历练中得到成长,现在已成长为新华粤希必达公司的副经理,成为公司技术骨干之一。
构建“研产销”柔性组织“铁三角”
以客户市场为导向,聚焦客户痛点,构建研发、生产、营销“研产销”协同创新机制。通过协同合作,技术研究院短时间内实现异壬醇副产品综合利用系列技术突破,先后建成了十二烷基酚及其聚醚生产装置(属国内首套、全球第四套生产装置)、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装置(属国内首套生产装置),解决了国外大公司难以精细化利用该资源的难题,为提升我国烯烃资源深度优化综合利用水平开辟了一条新路。技术研究院现有多项自主技术研发项目解决了行业相关共性难题,攻克了国际卡脖子技术,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
在项目落地工业化期间,技术骨干成为了项目顺利推进的“护航手”,加班、连班,“5+2”“白+黑”是他们的家常便饭。在装置出现产品指标不稳定时候,他们积极思考,及时地解决问题,保障装置长期平稳运行。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,针对客户反馈的产品指标问题,他们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分析项目,同时调整工艺参数,使得产品指标得到优化,产品品质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。
营造“共创共担共享共成长”氛围
为激励人才,新华粤建立了“岗位工资+绩效奖励+津贴+项目产业化效益提成”“事业合伙机制”“股权激励”三大模式相结合的高效人才激励机制,激活研发骨干心无旁骛扎根技术一线贡献智慧。
欧洲杯猜球网(中国)集团有限公司官网,,将继续借力“产改”东风,坚持创新、务实、肯干,发挥新时代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挖掘全员潜力,追求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,向产业链高端化、绿色化发力,积极谋求细分领域的“单项冠军”或“隐形冠军”,致力打造“全国化工裂解C8以上重组分深度优化综合利用头部企业”。
(作者:集团 卓春霞)
主办:广东新华粤石化集团股份公司
地址: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四路18号
邮编:525000
联系电话:0668-2245686
网站备案号: 粤ICP备18065869号